业主想在自己的屋顶上投资一个大约300kW的光伏系统。
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,管理办法鼓励项目所在地开展分散式风电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,允许分散式风电项目向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直接售电,通过市场交易方式确定电价。目前,清洁能源替代已经获得国家高层重视,在高规格会议层面重申加速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,通过压减煤电出力、调度调峰、煤电灵活性改造、配额制、绿色证书交易等方式提高风电、光伏在能源供应中占比,风电面临外部环境友好,且可以持续。
地方规划编制可按以下流程开展:1.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土地、资源等提出规模及布点方案;2.电网企业据此方案,基于电网、负荷,按照电网接入条件约束进行容量和布点的优化;3.能源主管部门公开发布分散式风电规划报告并进行滚动修编。五、风电将进入二次成长新起点从国家能源战略来看,清洁低碳能源战略正在落地,风电主体地位上升,并网消纳难题正在破解。电网企业在并网申请受理、接入系统方案制订(20工作日)、电能计量装置安装(10个工作日)、合同和协议签署、并网调试(10个工作日)全过程服务中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与核准制相比,分散式风电项目核准所需要的流程、时间将大幅缩减。一、分散式风电元年:高利用小时数、优先获得补贴2018年是国内分散式风电启动元年,《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》是分散式风电项目启动的发号令,风电进入集中与分散式并重发展的新阶段。
)与集中式风电申报需要大量支持性文件不同,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企业在项目取得土地、规划、环保等支持性文件后,即可向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。分析各省公布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名单,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参与方中民营企业是主力,也不乏五大电力、华润、中广核等企业的身影。昨日,繁昌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的确有企业在吸引当地百姓投资光伏项目,每人收三到五万,承诺三到五年能够回收本息,收益较高。
而普通农户对光伏组件、逆变器等质量无法鉴别,也无法识别光伏公司是否具有实力,可以兑现短期回本的承诺,存在一定风险。我们了解到,这是企业的自主行为。但在拿到农民的数万元投资款后,这些光伏企业做不到后期建设,甚至卷款潜逃因此我们认为浙江100万户的装机,平均每户规模在6kw左右(考虑到有20万户的扶贫项目)。
因此户用市场采用的都是低效光伏组件,以260W、265W为主。隆基乐叶甚至在户用端推300W以上的组件;阿特斯计划将最新的310W以上的产品应用到户用端。
预计总户数在6万左右,平均5kw每户,总装机规模约为3GW。新增并网容量307.6万千瓦,同比增长208%。因此我们认为到2020年全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约为6个体量的浙江省,即36GW。我国一些省市出台了户用光伏的发展规划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浙江百万屋顶计划,计划在2020年全省建成家庭屋顶光伏100万户以上,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左右。
在国网范围内,2017年的家用光伏单套规模相对于2016年提高了2.1kW,接近10kW。未来户用式主要发展区域还是在中东部地,经济水平较高、用电需求较大的省份。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《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18》,2017年,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增接入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户数31.5万户,是2016年新增并网户数的4.5倍。2017年我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约为4GW,2018年预计新增装机6-8GW,到2020年,户用光伏上涨空间巨大。
户用单套规模扩大,已经达到9.8kw/户,未来有望继续提高,直接拉动户用装机规模。规划制定时间是在2016年,但是组件效率与现在相比有较大的差距。
与浙江类似出台规划的还有海南三亚,印发了《三亚市推进农村家庭屋顶光伏项目建设实施方案》,力争到2020年,实现92个村民委员会及已完成属地化管理的农场(居)符合建设条件的居民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覆盖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《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18》中数据,2017年全国新增户用光伏46.5万户,是2016年的3.1倍。
我们认为单套规模在未来还会继续提升,主要原因是①各种融资方式出台,用户初始投入资金压力减少;②高效能组件越来越普及,早期,大企业均不重视户用市场。2017年,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增接入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户数31.5万户,是2016年新增并网户数的4.5倍。而2017年下半年以来,各大企业都推出了自有的户用品牌,将一些高效组件应用到户用领域。根据省市规划,2020年我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6GW。家用光伏单套容量在逐年增加。因此到2020年浙江省的户用总装机规模约在6GW
参与光伏扶贫电站投资,企业必然会拥有电站的产权,而不仅获得订单,还能取得产权,对这些光伏企业来说,简直是脱贫致富、一本万利的好买卖。而且,企业贷款参与投资,完全可以说是在借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鸡,下增加企业资产的蛋。
这无疑是不利于光伏扶贫项目的长久发展的,同样也不利于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。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分配问题,使得电站的受益人真真正正只能是当地的贫困群众。
可以说,企业参与投资光伏扶贫电站,不仅会占据部分本属于贫困户的利益,还会留下产权不清的问题。针对第二点疑惑,主要是因为企业一旦参与光伏扶贫电站的投资,那它必然需要从中获取收益。
这就在制度上保证了光伏扶贫电站技术的先进性,保障了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时间。自光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高潮。而事实上,由于光伏扶贫电站大部分为村级电站,规模较小,所需投资也不大,对光伏扶贫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,即各级财政资金以及东西协作、定点帮扶和社会捐赠资金来说,只要不盲目扩大电站规模,是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电站建设的。因此,国家能源局于日前发布的《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中就要求,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,主要设备应采用国家资质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,鼓励采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先进技术。
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受到大众关注:一、电站的技术水平如何?会不会有中标企业建设电站使用的是落后的技术;二、是否有企业参与投资,这些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何保障,电站的收益能否真的全部归属贫困群众? 对第一点疑惑来说,此前,光伏扶贫电站和代表我国光伏最高技术水平要求的领跑者计划不同,国家对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有严格技术标准,但对于光伏扶贫项目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却尚不完善。因此,最近发布的《办法》就要求,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,企业不得投资入股。
因此,一旦企业参与投资,就完全是在侵占贫困户的利益。这意味着,光伏扶贫电站将彻底不再是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。
甚至,如果企业是负债参与投资,那它所获取的利益还需要再加上支付贷款及利息的部分,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其占据的光伏扶贫收益。此外,《办法》还明确要求:要运用市场化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、运行和维护。
这就极易造成光伏扶贫电站成为某些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,它们以较低的价格中标,建成的项目光电转换率可能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,但通过建设这种电站,这些企业却可以活下去,甚至活的很滋润。而且,就光伏扶贫项目来说,在技术先进和成本低廉之间,可能更偏向于选择成本低廉针对第二点疑惑,主要是因为企业一旦参与光伏扶贫电站的投资,那它必然需要从中获取收益。这意味着,光伏扶贫电站将彻底不再是光伏企业的扶贫电站。
因此,最近发布的《办法》就要求,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,企业不得投资入股。可以说,企业参与投资光伏扶贫电站,不仅会占据部分本属于贫困户的利益,还会留下产权不清的问题。
而事实上,由于光伏扶贫电站大部分为村级电站,规模较小,所需投资也不大,对光伏扶贫电站的主要资金来源,即各级财政资金以及东西协作、定点帮扶和社会捐赠资金来说,只要不盲目扩大电站规模,是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电站建设的。自光伏扶贫政策实施以来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高潮。
参与光伏扶贫电站投资,企业必然会拥有电站的产权,而不仅获得订单,还能取得产权,对这些光伏企业来说,简直是脱贫致富、一本万利的好买卖。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分配问题,使得电站的受益人真真正正只能是当地的贫困群众。